作者:那小兵
最近一年美国西部华人中文学校也兴起了“于丹热”,许多国内学者很是迷惑。笔者在美国和中国听过不少名家讲演,有的能把人感动得嚎啕大哭,甚至让瘫痪者一下子站立起来,当然那只限于美国的教堂布道会上。
在中国看到的最感人讲演非于丹莫属,不但让人淋漓痛快,也让人享受一种美感。许多人不认同这个说法,喝过洋墨水的学者说她没逻辑,啃过儒家经典的说她没深度。
但中国老百姓们没等听她开口就已经感动的流泪了,不论“文化奶妈”或“学术超女”如何定位,这其中必然大有道理。
据说起初于丹开讲两小时不到净拿现钞30万元!且来回的机票费用、汽车费用、住酒店费用、吃饭费用等等,全由主办单位报销,这些费用并未记在那30万元内。相比之下,挂着美国教授头衔的郎先生也没有达到这个身价。
有人说于丹按照自己的“心得”,将一些文化古董“解读”得汪洋恣肆,为所欲为,中洋相百出。
虽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大学的10名博士联名,称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
于丹本人十分自信,只是淡淡一笑,说:“我一直觉得,文化这个东西分两种渠道去实现:一种是高端研究,一种是低端普及,我很明确自己做的是后者。”
说句实在话,让我听那些华人美国大学经济教授的讲演很不过瘾,因为若按西方标准,其中太多漏洞,甚至有几分滑稽与荒诞,尤其无法与真正美国教授相比,而听于丹的讲演就如沐浴春风,甚至感到面对一个神奇的古代女豪杰。
她对那些迂腐儒家书虫们不屑一顾,化腐朽为神奇,她说一句我听一句,感念一句,冥想一句,连自己也甚是奇怪。尤其听她说一个孩子如何把撕碎的地图依照背面的人像拼回完整的故事,更是拍手叫绝,如同回到童年。
不但我如此,连一位中文不太好的白人老美也说有同感。笔者终于悟出一个道理:儒家学者讲的是学问,而于丹传播的是信仰,前者受逻辑限制,后者在于心灵沟通。
有网友如是评说于丹:“骚首弄姿,顾盼流光,展开两臂,张口就是这是一种生命的唤醒,典型的布道式说教”,的确如此,她如果不说是讲国学,我一定会以为她是个基督教女传道人,甚至比起美国那几个著名的牧师也差不了多少。
记得去过无数教堂听讲,却很少有过感动,反而看电视里的著名牧师布道每次听了都觉得耳目一新,如同灵魂得到洗涤,这也正是教会牧师们竞争不过电视布道家的缘由之一。
这些著名讲演家们统统不算是神学学问高手,所以他们从来不与听众对话,但就凭他们的讲演就能打动千万人心。
有人说于丹是在“卖假药”,笔者反而觉得于丹若是卖“真药”就糟了,既然并非真的是儒学,就犯不上与儒生们纠结于儒学,只管讲天下人爱听的道理便是。
说于丹是文化古董堆里的淘宝者,这也真算一种本事,看透了中国人的弱点和缺点,你缺心灵安慰就来点“民族信仰”,你缺少自我肯定就给你点“圣人教诲”,你没有宗教信仰就来点“心灵哲学”,别看这没有一样是真正的哲学,但毕竟都是大家想听爱听的。
有人说于丹把人民的愚昧当成了提款机,那我到要说她比那些念稿子混吃混官的人强百倍,但钱学森这等科学家不是也犯过“亩产四万斤”错误吗?于丹收费至少没有把人弄得饿死吧。
展望未来,我到希望中国出现多些像于丹一样的信仰传播高手,把迂腐的国学化为新时代的感召力量,就如美国基督教会那样遍布各地,把信仰与道德融入普通百姓心里,也许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少一点张悟本之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